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展现江苏戏曲发展成就与戏曲人风采,江苏文艺广播联合江苏省戏剧家协会、江苏省演艺集团,共同推出融媒体节目“苏韵流芳,致敬七十——江苏戏曲名家系列访谈”!数十位江苏戏曲名家走进《梨园漫步》,讲述台前幕后故事,回首艺术成长之路,江苏文艺广播FM91.4与大蓝鲸APP音视频同步直播!
2019年6月27日下午,江苏省演艺集团锡剧团演员、国家一级演员汤达来到了江苏文艺广播直播室,与《梨园漫步》主持人刘璐分享他对锡剧艺术的探索与执着。
汤达
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师承锡剧著名表演艺术家周东亮。现任江苏省演艺集团锡剧团团长助理。
荣获首届“红梅奖”全国赛区金奖;第四届“中国戏曲红梅金花”称号;江苏省优秀新剧目评比展演“优秀表演奖” ;江苏首届戏曲艺术演唱大赛获“十佳舞台艺术新人奖。”第五届江苏省戏剧节“表演奖”;第四届江苏省小戏小品大赛“优秀表演奖”;第六、七届江苏省锡剧节“优秀表演奖”。2013年入选全省宣传文化系统首批青年文化人才。2017年荣获江苏省演艺集团首届“黄孝慈戏剧奖”。
代表作品:《玉蜻蜓》、《风流状元》、《珍珠塔》、《双珠凤》、《沙家浜》、《白蛇传》等。
Question:
汤达从小随父亲进出宜兴市锡剧团,后来进戏剧学校学表演,又进了省锡剧团。据说这都源于父亲的“激将法”,您能跟我们具体说说吗?
Answer:
当时我父亲让我考江苏省锡剧团,是为了我将来能有更好的发展。我一开始并不愿意,父亲便说:“你就是愿意还不一定考得进去呢。”我听得不开心,就决定去考,然后就“弄拙成巧”地考进了戏剧学校,学了5年,进入了江苏省锡剧团,一直到现在20多年了。
Question:
江苏省锡剧团人才辈出,演员们在戏剧学校学习的时候,就期盼着有一天能站在舞台的中央,但进入剧团以后,却并不能立刻有机会主演剧目。当时您心里是怎么想的?
Answer:
“时刻准备着”。刚进剧团,我们这些年轻一辈的演员肯定没有太多机会在舞台“中央”表演,即便老师们希望给我们机会,也总会有些担心,毕竟演出必须要保证江苏省锡剧团的质量。所以很长时间都是老师们演,我们在旁边看。有时候我们也会有机会上台去试试看,只要演得可以,有代表江苏省锡剧团对外表演的能力,以后就可以在台上演出了。
Question:
刚进团只能跑龙套、做剧务杂事,您又是怎么调整心理落差的呢?
Answer:
我们这批是97届毕业的,还是比较幸运的。刚进团,我们这批人就被放在一起,作为一个“小团”去作一些演出,用一两个成熟演员带着我们一起。比如《珍珠塔》、《风流状元》,就是我师父(周东亮)和倪老师带着我们小队出去演这两个戏。我们实践机会还是蛮多的,所以进团后的过渡期就一直没有空下来。现在有些演员就会遇到“空下来”这个问题,心里就容易慌。
Question:
您对自己第一次主演的剧目还有什么印象?
Answer:
第一个让我担任主演的戏,是省锡剧团一个很老的戏——《双珠凤》,原来是姚澄老师演的。后来经过重新包装,成为一个更有时代感的戏。当时我的老师正好去台湾交流演出,就让我们年轻的这一批出演。这也是我第一次在没有老师教的情况下去创作并担任一个角色。我后来看了自己录像,那时候演出真的是“学院派”,规规矩矩的,没有发挥,也没有办法发挥,把自己做好就可以了。
Question:
2011年,汤达正式拜“锡剧王子”,也是现在省锡剧团的团长,周东亮为师。您觉得周老师是什么样的人?
Answer:
他在我心中其实还是“哥”。进团以后他对我一直很好,有时候中午还会喊我去他家里吃饭。那时候我喜欢看美国大片,我们就在他家里一起看录像带,那种时光真的很纯很美好。98年,他才开始演《珍珠塔》,从那时候到现在,我都一直给他拿毛巾、端杯子。我并不是出于目的性的,就是觉得他在台上真的很辛苦。
Question:
拜师之后,和原来的“哥们”相比,两人之间相处有什么区别?有没有什么有趣的事情发生?
Answer:
当然就不能“哥们”“哥们”的了。我对他更尊敬了,但我对他的心永远像以前那样没有变,还是怀有最纯真的感情。最有趣的事情是,他开始骂我了。(笑)他觉得收了我就有责任,只要我做的不对,他就不留一点情面。有时候他到办公室,把门一关,把我骂一顿。但我当然是绝对可以接受的。他是为我好。我是他的徒弟,也不能丢他的脸,什么地方都要做得好一点。
Question:
变成师徒后,您和周东亮老师在锡剧学习、表演方面,有什么交流?
Answer:
我在表演上提升了很多。他经常会跟我讲很多唱腔、表演方面的细节,有时候他指点一下,比我自己琢磨几年都来得快。我和师父还聊过唱腔方面的问题,我们觉得,每个人条件不一样,如果只是单纯模仿老师的优点,说不定就学得“四不像”——连梅兰芳都说过“学我者死”。我会学习他在艺术上的精神、在艺术创造中的感觉,把师父对艺术的严谨、对舞台的敬畏感传承下来,对精神领域的传承才是对老师最尊敬的方式。
Question:
6月26日,汤达主演的锡剧《显应桥》在南京紫金大戏院演出,您能给我们介绍一下这个戏,以及您扮演的角色吗?
Answer:
我们根据60年代俞克平导演写的故事雏形,加以丰富,创作出了这出戏。我扮演的角色叫梁士杰,是个书生,小时候就被乡绅官兵迫害,家寒窗苦读终于考取功名做了县令,但没多久又被官员破坏了正常生活。他的故事太“虐”了,而且这是一个清装戏。清装戏卡在古装戏与现代戏之间,表演难度很大。
Question:
为什么说难度大?古装戏与现代戏、清装戏有什么区别?
Answer:
古装戏的服饰是从明代服饰演化而来的,有水袖,动作纯用程式的。清装的袖子比较短,服饰、盔头都很简洁,介于古装和现代之间。表演时,既要体现人物的情绪,又不能缺程式。排练时一个动作不对,就要反复磨。
Question:
那您对自己在《显应桥》中的表现满意吗?
Answer:
还行吧……我说满意没用,要看观众的感受是什么样。艺无止境,将来经过更长时间的探讨和研究,我可能会表现得更好些。师父说他希望通过这出戏,让观众们看到“我们锡剧除了周东亮这辈之外,年轻的这一辈也能挑大梁”。我们听到这句话压力很大。好在反馈还不错,我的心可以放平点了。
Question:
汤达可以说是在一个梨园世家了。父亲是宜兴市锡剧团的,爱人是江苏省扬剧团的演员叶晓珉,岳父也是做戏曲工作的前辈。在家里您会不会和家人时常讨论关于戏曲的问题?
Answer:
在戏曲方面,我的妻子对我帮助很大。那时候《双珠凤》 刚开始排,我觉得自己什么都不懂,很着急。她就帮我介绍了一位老导演。我白天排练,晚上去他家请教,最后这个戏就成了。之后我的每个戏演完,她都跟我说意见,经过我们俩的讨论和过滤以后,我才能在舞台上表演得很从容。只是可能因为自己人不留情面吧,有时候我被说到怀疑人生,哈哈。(刘璐:昨天的《显应桥》说了吗?)昨天倒没说。她说真的不错。其实我妻子做的是对的。舞台上,生活中都多亏了她能里里外外照顾。
Question:
您的孩子也已经12岁了,他爱看戏吗?未来有什么规划?
Answer:
他喜欢音乐,也经常去看戏,而且还会评价我们的演出。至于未来,就看他自己吧。我个人希望他做创作型的自由职业,不要做一成不变的工作,而是能看看能不能创造出新东西来。
Question:
汤达接下来对自己有什么目标与计划呢?会不会考虑冲奖项?
Answer:
奖项就随缘吧,“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奖项对演员是肯定,但演员不能以获奖为目标。如果目的性太强,拿到奖以后也不会快乐,艺术也得不到进步。只有对艺术不断追求,有一天你发现你的艺术早就超越奖项,你就会很开心。
Question:
最后想问您的是,您认为地方戏要想蓬勃发展,出路在哪里?
Answer:
尊崇老一辈的传统,但也要与时代相结合。如果仅仅守着以前的东西,那是进步不了的。守着就是退步,我们要在“尊崇传统”的前提下往前迈步,才能让现在的观众接受。戏曲不能脱离观众,既要有年代感,也要有时代感。
Question:
节目进入尾声,和听众、网友、戏迷朋友说句话吧。
Answer:
感谢你们这么多年一直关注戏曲艺术。传统艺术的道路很艰难,但不苦,因为我们一直在追求自己喜欢的东西。也感谢你们让我们能一直追求自己喜欢的东西。真的非常感谢所有的戏迷和观众,感谢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