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振兴锡剧,是发掘、抢救和保护江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项系统工程,受到了我市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关心和支持。传承振兴锡剧,离不开锡剧剧本的创作。为了培养锡剧创作新秀,在市教育局、市文广新局的精心组织下,文化馆于9月11日—13日举办了江阴市首届锡剧唱词骨干培训班。
培训班共有50多位学员,有来自全市相关小学的语文老师,也有各镇文化中心创作员。
培训共三天。第一天(9月11日)上午为开班仪式,开班仪式结束即开始了如何写锡剧唱词的教学;下午是小锡剧的创作。课上,老师从小锡剧的概念、结构、基本元素、文字形式到如何创作出一个优秀的小锡剧都作了非常详尽的讲解。课后,黄老师布置了作业,要求每位学员写一段唱词,题材自选。第二天(9月12日)为学员训练日。学员写稿,老师当场阅稿。第三天(9月13日)上午,未完成作业的学员继续写稿,老师作简单讲评;下午作业汇报,给学员分发结业证书。
此次培训班,共有三大特点:
一、态度很认真。
1、组织者很认真。文化馆作为具体承办者,组织工作做得很到位。从前期的资料准备,到后期的服务工作,都做到了尽心尽职;
2、老师教得很认真。黄老师是个老群文工作者,有着丰富的业务指导和授课经验,虽然已经七十多岁,但依然充满激情。从备课、讲课到阅稿、定稿都做得一丝不苟。
3、学员学得很认真。三天的教学,几乎鲜有缺席,极个别学员因家中有特殊事,都是事先请好假。学员们对老师布置的作业都能认真对待,一写好就交给老师,5位学员一稿便通过了,大部分学员都是几易其稿,但却不厌其烦,并在老师指导下认真细致地修改,有的因为老师说不够理想后甚至推翻重来。其中有3位学员写了2篇。第二天就直接定稿 的有28篇。
二、质量有保证。
学员们虽然是第一次学写唱词,但质量却不错。其中有5位学员一稿就通过了。这些唱词主题鲜明、文笔流畅、极有“韵味”(锡剧味)。
三、题材较广泛。
这是本次培训班最让人值得欣喜的。本次唱词的题材非常丰富:有歌颂江阴的、歌颂某一乡镇的(如长泾,通过写长泾的老街、长泾的小河、长泾的烧饼等勾勒出了长泾镇的特点)、有歌颂自己学校的、歌颂某一乡村的(如歌颂华西村)、歌颂我市某一景点的(如中心公园),也有写人的(如山观小学老师)、有歌颂一件事的(如有直接写这次学习班的)、甚至还有写非物质文化遗产小九狮的。
培训班上,很多学员表示,虽然只是短短的三天,而且安排得非常紧张,但却真正学到了东西,这三天,很高兴,很愉快,也很有收获。
黄启元在授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