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阴市月城实验小学
戏曲是表现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中宣部、教育部、财政部、文化部要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增强文化自信,促进戏曲传承发展,大力开展戏曲进校园的活动。锡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朵奇葩,是华东三大剧种之一,是我国江南戏曲文化艺术的瑰宝。艺术需要发展,文化需要传承,需要新鲜血液的代代相传。身处“中国民间艺术之乡”——月城的莘莘学子,肩负“传承民族文化,扬名小戏之乡”之责任。
一、地域优势底蕴深
1.地域特色鲜明。水韵月城人杰地灵、人文荟萃,是著名的“小戏之镇”,锡剧作为地方剧种在月城已是家喻户晓、底蕴深厚。早在上世纪70—80年代,戏曲在月城就非常风靡,男女能唱,老少能吟,特别是锡剧在乡间田头、茶余饭后广为流传。所以,锡剧在月城群众基础扎实,群众需求浓烈,开展、拓展、发展也就顺理成章了。同时,月城本身就有一支实力较强的锡剧票友队伍,长期以来一直活跃在民间,为锡剧艺术的传承奉献着力量。就是这样的环境孕育了“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的金字招牌。多年来,月城镇已取得了大大小小50多个戏曲类奖项,输送了近百名戏曲表演、创作人才。
2.学校氛围浓郁。身处洋溢着戏曲芬芳的江南小镇,总能听到丝竹悠扬,戏韵绕梁。我们的学生生于斯、长于斯,默默的接受着戏曲的熏陶,丰富的戏曲资源,自然也成为了我校开展戏曲学习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早在2006年,学校就积极响应团中央提出的“要积极探索少先队文化建设,引导少先队员在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中成长”的号召,在省少儿研究会少先队文化建设专业委员会主任顾岫荫老师的批准并指导下,成立了“红领巾戏曲小梨园”,班班参与研究,以“探究——赏析——表演——宣传”为研究思路,从“查——戏曲的起源与发展、赏——戏曲名角名萃、访——小戏之镇知多少、学——小戏你我唱”四个方面入手展开了活动。同年,申报了“以乡土戏曲为基点,丰富队员闲暇生活”的省级课题。经过多年的筚路蓝缕,我们的研究取得了显著成效:课题于2010年顺利结题,孙金兰老师的《走进锡剧》获省综合实践活动设计一等奖,相关活动总结《引领少先队员在戏曲活动中健康成长》还发表在《小学德育》上,“红领巾戏曲小梨园”自2008年成为了江苏省少先队文化建设品牌项目后,又先后于2011年和2013年分别被评为“无锡市优秀学生社团”和“江阴市优秀德育项目”。同时,我们还多次代表月城镇参加各类展示、比赛活动,江阴市撤县建市20周年巡游,我们的小学生锡剧团便是一道最靓丽的风景线。2010年9月,学校被命名为江阴市首批“地方戏曲进校园试点学校”,2013年被评为“无锡市锡剧传承特色学校”,2016年被评为江阴市传承振兴锡剧示范学校。
3.教育功能明显。作为学校,我们应着眼于孩子们的全面发展。通过学习,我们清晰地感受到:锡剧作为一种艺术,它不仅能创造美、塑造美,更能陶冶情操、塑造心灵,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学习锡剧,不仅能满足孩子对戏曲学习的需求、丰富孩子的学习、调节孩子的生活,还能让孩子们学道理、辨是非,在学习中丰富情感,在唱、念、做、打中培养孩子兴趣特长、锻炼孩子身体、锤炼孩子意志、塑造优雅气质、养成良好品格、促进孩子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的同步发展。
二、志存高远图传承
艺术需要发展,文化需要传承,文化艺术的传承与发展需要新鲜血液的代代相传。地处全国著名的“小戏之乡”,背负“中国民间艺术之乡”之盛名,“弘扬地方特色文化,传承锡剧经典艺术,切实发挥以文化人作用”已成为月小义不容辞的责任。
今天,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让我们看到了传统文化有再发展、再提升的力量与希望。为进一步传承和发扬地方特色,更好地繁荣和发展地方传统艺术文化,让优秀民族传统文化更好地融入教育领域,丰富学校艺术教育,促进学校特色发展,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发展,从而更好地打造“全国小戏之乡”品牌,月城镇党委政府积极响应市“戏曲进学校”号召,认真贯彻本镇“小戏之乡——戏曲后备人才培养规划”,果断决策:弘扬戏曲,从娃娃抓起。2011年9月,月城实验小学小锡班幸福诞生。
谋划决胜于千里。正确的办班理念、办班规划是确保办班质量和生命力的关键,而其更离不开对属性的正确把握。我们的目标不在于短期内为学校获得多少成绩,而在于给学生以后的成长与发展带去多少影响,以及更大程度地推广与传承锡剧艺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由地方政府出资联合创办锡剧兴趣班,是把握属性的关键所在,也是达到双赢的一个重要创新手段。这个重要的创新手段至少有着两个方面的好处:一是为地方打造特色学校,提升办学理念;二是为普及、传承和弘扬地域性文化以及推动锡剧艺术的振兴起到了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
有了政府的大力支持,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把这件好事办好?我们唯有积极参与、主动作为。办班之初,我们就未雨绸缪,斟酌论证,确定了建班方略。
1.斟酌探讨定对象。弘扬戏曲,需要从娃娃抓起,确定合适的教学对象是确保办班质量的第一步。我们选择在低、中年级办班,是基于这样的考虑:高年级学生接受能力强、出成绩快,但至少有以下几个弊端,一是因训练周期短导致基础不扎实;二是可塑性与低、中年级学生相比相对薄弱;三是学生学习兴趣相对较弱,选择面不广;四是因学龄短会影响学习的坚持性和今后的推广性;五是出成绩仅是短期行为。锡剧是一门艺术,学习不可能一蹴而就,厚积方能薄发。因此,基于“基础性、可塑性、兴趣性、推广性、长效性”等长远角度考虑,我们经与锡剧团的领导、专家以及镇政府相关部门领导磋商后,将教学对象定位于二、三年级。
2.精挑细选择好材。一是海选苗子,学校会同市锡剧团多位专家老师对我校二、三年级全体学生进行了一次全面筛选,逐班逐个同学试唱试听,挑选音乐素质、身体素质适合锡剧教学的学生,努力甄选优秀苗子,不放过每一颗潜在的珍珠。二是家长座谈,甄选结束,学校就立马组织召开家长座谈会,与每一位选中的孩子家长进行面对面沟通,交流目的意义,讲明课程设置,动员家长报名,最后确定进入少儿锡剧班的名单。整个过程坚持自愿原则。
3.相对集中成一班。为了便于教学管理与氛围形成,学校将甄选苗子集中编班,相对集中于两个班级。集中编班具有以下几大优势:一是便于学校管理,变多点管理为一点管理,可以减轻分管行政与负责教师工作量,增强管理效益;二是利于教学训练,利于学校统一安排课程,遇有变动能统一调度,确保学生学习与训练不受影响,减少教学管理影响面;三是易于形成氛围,集中与散点相比,能够有效发挥低年级学生从众心理较强的正面效应,既可以固定生源不流失,还可以制约低年级学生自制力相对较差的现象,更易于形成相互交流、相互切磋、相互比较、相互竞争的良好氛围。
4.精选师资保质量。学校始终保留锡剧班教学师资的挑选权,要求锡剧团必须挑选骨干演员出任教师,对他们的教学管理参照学校教师六认真的考核办法,并且及时将考核情况反馈到锡剧团,根据实际适当调整教学甚至调换教师。同时,学校还要求锡剧团认真制订教学方案。为了确保每堂训练课的质量与效益,学校专门配备班主任和音乐教师随堂听课,配合学生管理,督促教学过程,学习专业辅导。文化课的学习更是小戏班的重中之重,学校安排骨干教师担任各科教学,安排班主任工作能手担任班主任,确保教育教学轻负担、高质量,从而既充分保证小戏训练时间,又不影响文化课教学质量。并且,我们还跟踪小锡班学生文化学习成绩,每学期末,相关部门会认真进行反馈、总结或调整,并及时与锡剧团进行沟通。
5.课程设置巧安排。为了不影响少儿锡剧班学生的文化课学习,学校把文化课尽量安排至上午,锡剧班的专业训练则利用课外活动以及校本课程的时间。
6.家校沟通成合力。家长的支持是办好锡剧班必不可少的一大力量,学校自始至终把锡剧班的教学管理置于家长的全程监督下,从而平复家长对于锡剧训练是否影响文化课的质疑。例如:开学召开家长会解释教学安排、平时欢迎家长随时到校观察、中期汇报邀请家长参加、参加比赛邀请家长观摩、学期结束恳请家长提出意见建议。
7.定期展示促提高。为了办出成效、检验成效,学校与锡剧团主动自加压力,定期召开成果展示会,努力赢得领导、家长、社会进一步关心、放心、支持的同时,倒逼自身教学与管理水平上台阶。
8.搭建舞台树信心。为了给这些锡剧新苗更大的舞台,也为了真正让他们勇担传承的责任而不是锁在深闺,学校千方百计地为他们创设机会,让他们得到更多的展示、锻炼与提高。
三、成绩显著效应大
六年来,我们且行且珍惜,在“八部曲”的引领下,不断前进,不断进步,不断完善。
1.学生成长快。尽管每期小锡班只有三年的学习经历,但孩子们的成长却是显而易见。通过艰苦、坚持不懈的学习,孩子们不仅仅是学会了几个经典唱段、几个优美的身段表演,更重要的是形成了吃苦耐劳的品质、真诚合作的团队精神,体现的是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综合提高,真正达到了内炼气质、外塑形象,内强素质、外强体质的培养目标。如今,孩子们除了唱、念、做、打这些专业能力的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也得到了更好的发展,他们体质更强、气质更佳,变得更帅更靓了。更为可喜的是,小锡班学员的文化成绩始终名列年级前茅,已经升入初中的第一期小锡班学员中,多人担任学生会、班级干部,文化成绩始终遥遥领先。
2.比赛成绩优。六年来,两期小锡班成绩卓著,迄今为止,已获江阴市一等奖17项,无锡市银奖2项,无锡市金奖5项,6人获江阴市小芙蓉花称号,1人获全国小梅花称号。另外,4人被江苏省戏剧学校光荣录取。当然,名师出高徒,小锡班的优异成绩,除了学员自身的勤奋学习外,更离不开指导老师和班主任的辛勤耕耘。指导老师华敏丽,毕业于江苏省戏剧学校,五年来一直担任着“小锡班”的唱念及形体老师,在她的教育引导下,学生钱俞辛、严紫怡、朱家怡等多次在小锡班比赛中获得较好的成绩,并在中央电视台戏剧栏目中频频亮相,其中严紫怡、朱家怡两位同学都以优异的成绩被江苏省戏剧学校录取。班主任诸颖老师,数年来一直担任小锡剧班班主任工作,全心投入,认真履职,充分发挥了学校与剧团、家长、学生的桥梁纽带作用,为确保小锡班教学秩序正常并取得优异成绩奠定了坚实基础,连续二届被评为市小锡班优秀班主任。
3.社会反响好。六年来,两期小锡班经历了无数次汇报演出、学校艺术节展示、江阴市少年儿童锡剧大奖赛、无锡市少儿锡剧大奖赛、江阴市群众文艺汇演、第二届中华龙舟大赛节目表演、送戏下乡等比赛活动的锤炼,甚至走进了央视、上视,走上了全国比赛的舞台。通过一系列活动的有效开展,小锡班在学业和训练成绩上取得了双丰收,赢得了家长支持、获得了领导肯定、得到了群众好评,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应。我们有理由期待,这些孩子在未来的各种比赛、演出中将更加出类拔萃,他们未来的人生之路必将走得更踏实、更自信、更坚定。
四、明天谱写新乐章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离不开中华文化繁荣兴盛,离不开文艺事业繁荣发展,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专门出台了多项相关政策和意见。从锡宣通〔2013〕16号文“关于开展‘锡剧艺术进校园’活动的通知”到中宣发〔2017〕26号文“关于戏曲进校园的实施意见”等,都如春风一般吹遍校园,让“弘扬地方特色文化,传承锡剧经典艺术,切实发挥‘以文化人’作用”得以贯彻,让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求得以落实。
创办锡剧兴趣班,让地方戏曲走进校园进入课堂,突出了素质教育的“因地施教”之特色,必将对对学生兴趣培养激发、素质全面提高起着积极作用,必将对推动锡剧艺术的传承发展和弘扬地方优秀传统文化发挥积极作用!今天,我们已欣喜看到,锡剧这颗“红色的种子”已经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为民族艺术的传承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为积极弘扬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期间,我们深知,如果没有市领导的重视,没有镇党委政府的支持,没有锡剧团的付出,小戏进校园就可能是一句空话,就不可能有现在的成效。
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在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提高与完善:增强锡剧进课堂力度,进一步夯实普及基础;完善学训管理制度,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搭建更多展示舞台,进一步激发学习兴趣;拓展成果推广平台,进一步营造浓郁氛围;挖掘锡剧艺术价值,进一步融入校园文化。
万事开头难。我们已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通过努力,小锡班已初具规模,小荷已露尖尖角。小戏大世界,我们坚信,只要我们坚持,今天稚嫩的幼苗终会长成参天大树;只要我们坚持,孩子的未来终会长出腾飞的翅膀。今天,孩子们活跃在学校这个小舞台,明天,他们将在社会大舞台演绎更精美的华彩乐章。我们坚信,锡剧之花,会越开越艳;锡剧传承,会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