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
|
 |
作者:本站 来源:本站整理 发布时间:2018/2/13 10:11:34 发布人:金麦穗 |
 |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 走上今天的发言台,我倍感自豪,因为乡音乡情总关心。江阴是锡剧的发源地之一,所以锡剧也是江阴最有代表性的特色传统文化。传承振兴锡剧,大而言之,是响应党的号召,落实国务院的相关文件精神。小而言之,则是作为一名江阴文化工作者的文化自觉。 在座的许多人都是锡剧专业人士,而我对锡剧还只是初窥门径。曾经编写过几个锡剧小戏的剧本,拿过几个小奖,这对于个人来说,固然是极大的成绩,但是对于传承振兴锡剧这一伟大的系统工程来说,这点成绩是微不足道的。 而作为市文化馆馆长,我知道,在传承振兴锡剧事业中,更重要的是调动全馆乃至全市群文工作者,都投身到这一宏图大业中去。对于这项工作,我有几点粗浅的认识: 首先,是找准定位。锡剧传承振兴是系统工程,任重道远,不是靠一两个人,甚至一两代人就能完成的。我们要找准自身在锡剧传承振兴工作中的定位。不争抢荣誉,不推诿责任,这是我对自身以及文化馆的要求。“风物长宜放眼量”,我们的工作应该是谋一世,而不是谋一时。 其次,要积极作为。领导交办的任务,除了不折不扣地完成以外,还要力求有所突破创新。如,由我馆主要承办的“澄星杯”锡剧票友大奖赛、《暨阳戏台》等品牌活动,我都要求馆里的业务人员,在原有基础上,要有所提升。我们从不满足于既有的成绩,追求更新更好更高的脚步从不停歇。在这种理念下,呈现的结果,也得到了领导和群众的一致认可。 最后,要有团结协作精神。在没有鲜明地竖起传承振兴锡剧这面大旗之前,包括文化馆在内的许多团体和个人已经在做相同的事情,只不过力量相对分散,效果也没有今天这么显著。如今,我们结束了以往的单打独斗,各自为政的局面,各方力量汇聚在一面大旗之下,这时候,团结协作的重要性就凸显而出。我馆在这项工作中,认清自己的优势所在,如:在锡剧进校园工作中,我馆组织创作力量,创作了24段适合各个年龄段孩子唱的唱词,创作了22个适合孩子演的校园小锡剧,创作了6本锡剧进校园的校本实验教材,分发给全市中小学生。另外,曾邀请中央电视台“快乐戏苑”栏目、《过把瘾》栏目、上海电视台七彩戏剧、江苏电视台优漫卡通栏目等来澄拍摄锡剧专集,给锡剧爱好者搭建了一个充分展示自己的平台。由于与各兄弟单位取长补短,紧密配合,写好起承转合的文章,达到琴瑟和鸣的效果,取得了“1+1>2”的成绩。 以上这几点,是我作为一名组织者参与锡剧传承振兴工作方面的一点小感悟。 下面我有一个小段子与大家分享:众所周知,三国时期有一个周瑜,除了有军事家的身份,还是一位艺术家。据史书记载,他精通音律,即使在喝了三杯酒以后,弹奏者只要有些微的差错,他都能觉察到,并立即会扭头去看那个出错者。当时人称:“曲有误,周郎顾”。在今天,我们的锡剧传承振兴事业,需要这样的“周郎”多多益善。 我们不仅仅需要“周郎”的专业素养,更需要“周郎”的“顾曲”精神,要以更积极更饱满的姿态,来做好江阴的锡剧传承振兴工作。感谢领导对市文化馆工作的肯定。我们将在主管部门的领导下,立足新起点,开启新征程,共同迎来江阴锡剧传承振兴的美好明天!我的发言完了,谢谢大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