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山实验小学校长吴强的发言(摘录)
2018.5.22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老师们:
大家好!
顾山实验小学是一所有着115年办学历史的农村小学,在“博爱共融”红豆文化的滋养下,坚持“创红豆特色文化特色,走内涵发展之路。”
2013年3月,在各级领导的关心下,被誉为“太湖一枝梅”的锡剧走进了顾小校园,历经5年的发展,学校红豆小锡班就像是一个花蕾,扎根于顾小校园,汲取各方的营养,迎风怒放,灿烂于红豆故里。如今:锡剧已经成为我校特色建设的一张名片,成为我校艺术教育的一个新的生长点,成为我校美育和德育的新途径。回顾五年来的发展与成长,离不开各级领导的殷殷关切和大力支持,离不开省锡老师的谆谆教导和辛勤培育,离不开广大家长的信任与支持。今天,我从三个方面简要汇报我校红豆小锡班的成长经历。
一、认识更加深刻。
开办小锡班,也经历了一个螺旋上升、逐步优化的发展过程,从最初的迷惑顾虑,被动学习到目前广大师生、家长凝聚共识、积极参与。一路走来,我们以“爱听能唱会演”为目标,越走越自信,越走越坚定。
1.锡剧艺术的传承与学校内涵发展是互为促进的。锡剧进校园、进课堂更丰富了校园生活,醇厚了学校文化内涵,拓宽了育人途径,可谓相得益彰。
2.锡剧艺术的传承与学校艺术教育是相通相融的。锡剧是一种丰富多彩的艺术表现形式,传唱锡剧能够修身养性,陶冶情操,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文雅的气质。创办小锡班,给了学校艺术教育一个新的生长点和突破点,既能够提高学生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的能力,又能传承和弘扬锡剧艺术的发展,培养锡剧的受众队伍。
3. 锡剧艺术的传承与培育核心素养是目标一致的。唱词中的优秀品质熏陶,唱念做打的历练,学生不仅在学戏,也是在学做事、学做人,传承锡剧,是学生学习、唱戏、人格魅力多元发展的过程。
二、管理更加科学
科学地管理,能有保证小锡班高效地运行,五年来,我们不断摸索,不断改革,逐步形成了一套有效的管理机制。
1.办班模式更加合理
从2015年开始,从二年级各班选拔优秀学生,每周进行初步的基本功练习。9月份,利用二年级升三年级分班的契机,把优秀的苗子集中编入小锡班,更利于夯实基础,提高舞台表现力。
2.家校联系更加紧密
家长的支持是开办小锡班的有力保障。我们给小锡班配备了学校各年段的骨干教师,几年来小锡班学生的学习成绩在年级中名列前茅,由此打消了家长的顾虑。引导家长参与小锡班的活动,提高家长的热情。我们还把学生训练比赛的情景记录下来,制作成光盘,发给每位家长。每年对优秀家长、学员进行表彰,进一步调动积极性。
3.展示舞台更加多样
进一步浓厚传唱氛围,学校多方位搭建舞台,为孩子提供展示的机会。校园红豆艺术节、六一文艺汇演、表彰大会中有学校小锡班学生的精彩表演;顾山电视台、江阴电视台、上海电视台、中央电视台,都有学生的精彩镜头。
4.考核评比更加规范
学校每学期通过评选、奖励一批小锡班优秀学员、班主任考核加分等一系列措施,不断增强老师对小锡班工作的支持,不断增强学生对锡剧艺术的喜爱,不断提升学生锡剧基本功和舞台表演力的整体水平。
三、成效逐步彰显
1.表现在社会影响上。
每年红豆小锡班都会坚持向社会开放展演,向社会宣传弘扬锡剧,展示小锡班成果,锤炼小学员的演唱水平和表演能力。我校小锡班为传承锡剧文化,弘扬民族文化,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2.表现在精神风貌上
唱念做打的历练,使得小锡班学员具备了独特的气质,孩子们不光学会了唱戏,更收获了自信,涵养了气质。在各科学习上,小学员们也更加大胆主动,思维活跃,学习效率高。另外,,一个个节目中包含着优秀的品质,学生在传唱的过程中耳濡墨染,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感恩、尊重、吃苦、谦让、守纪、互助……优秀传统美德在小锡班的孩子们身上尤其明显。
3.表现在专业成长上。
在小锡班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生的锡剧素养不断提高,涌现了多名小芙蓉奖得主,获得了市级比赛一等奖、中央电视台五星宝贝等殊多荣誉,登上了央视“过把瘾”栏目、上海电视台“百姓戏台”栏目等大舞台,小锡班班主任吴亚珍拜师徐云媛,成为沈派传人之一,音乐老师陈昱洁参加江阴市中小学音乐教师锡剧课型比武获得一等奖,俞仁标老师制作的电视片《红豆故里,锡韵沁香》获得第十三届全国中小学校园影视校园专题三等奖,语文老师陈建峰创编了体现学校实际的锡剧唱段《颂歌一曲赞顾山》。学校被评为“传承振兴锡剧示范学校”。学员王炷力、胡慧、朱天乐、李康等一起成功考入无锡戏校,走上了锡剧专业之路。
犀带桥边传下爱,李岸河畔添新彩。顾山实小,锡韵飘香,红豆故里,蓓蕾初绽。滋润学生心田,丰富人文校园,传承锡剧艺术,弘扬传统文化,我们顾山实小全体师生将持之以恒、孜孜不倦,继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