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规划特色办学 小小锡剧班展风采
江阴市临港新城实验学校
为落实教育局一校一品,戏曲文化进校园的要求,结合临港实验长期以来的声乐基础,江阴高级中学教育集团发挥我校九年一贯制的优势,依托“季子文化苑”乡村少年宫平台,在我校开设了“锡剧班”。
下面就管理、教学、成效三方面向各位领导汇报:
一、管理精致,多方保障
1、政府保障 齐抓共管
我们的锡剧班得到临港新城管委会和申港街道政府的大力支持,由政府出资,与江阴市锡剧团签约。江阴政协、教育局等各级领导和江阴高中教育集团都高度重视,多次调研,给予鼓励。江阴市锡剧团骨干负责专业培训,学校成立领导工作组,积极配合,倾心打造我校锡剧班。
2.有效沟通 家校联动
2011年9月,学校为锡剧班开班,专门召开学生家长动员大会。会议讨论热烈且达成共识,赢得家长的积极支持和配合。
在日常教学中,带班老师还针对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心理变化,及时与家长沟通,形成多方合力,争创教学最优化。
3、好中选优 保证生源
生源是办学质量的重要基础。通过分层挑选,从四、五年级18个班中,挑选出50名素养好且有特长的好苗子。经过近1年的培训,己初见成效。
4、制度规范 师资雄厚
2011年10月正式开班。每天下午3节课后,(3 : 30-5 : 00 ),集中训练。设课表、分内容,定时、定点、定人进行教学。培训课目有唱念、形体、演讲、主持等,团长挂帅8位锡剧团骨干轮训辅导。学校制定严格的课堂教学制度,并安排2名音乐教师带班,确保教学质量。
二、锡剧教学 分层推进
1、形体训练 气质凸显
根据锡剧的教学要求,首先安排学生进行身段训练、通过站、立、手位等形体训练,学生已练就了一定的基本功,形体得到改变,还磨练意志,提升气质。
2、言传口授 朗朗上口
从孩子们熟悉的《双推磨》开始,通过老师示范,学生跟唱的教学方法,学习锡剧。孩子们从羞涩地模仿到自信地演唱,学习兴趣不断增强。如今,我们已初步学会了《推磨曲》、《一峰更比一峰高》,《祖国的好山河寸土不让》《摘石榴》《荣归》《投亲》《爆竹声声》等9个曲目。
三、学习成效 逐步凸显
1、搭建平台 注重宣传
在今年的江阴市三独比赛中,有4位学员凭借锡剧,获得一、二等奖,并有l位学员代表江阴参加无锡的决赛。我们还多次参与街道演出,搭建平台,激发学生信心,学生对锡剧的热情比较高。
5月底,政协黄主席带领市级领导来校调研,学生的表演给领导留下了深刻印象,黄主席的讲话激发了学生更强的学习欲望。
2、打造品牌 彰显特色
锡剧班除了传统的戏曲学习之外,还紧密结合学生校园生活。我们以十佳小季子“魏佳佳”同学“智擒小偷”的真实事迹为原型,与锡剧团合作,创编锡剧戏歌、小品《智取》,再现小季子的机智和勇敢。这个节目,在2012年的无锡市小学生百灵鸟文艺汇演中,荣获银奖。
这是传统戏曲文化与校园特色文化结合的一次尝试,也是我校文艺汇演节目形式的一次创新。领导的肯定与专家的好评给予我们动力和信心,为锡剧文化在校园的传承与发展迈出了第一步!
3、汇报演出 再上台阶
为了更好地巩固学习成果,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我们结合所学的选段,排练一台锡剧汇报演出。排练过程中,学生刻苦训练、不断进步,从一开始的“依葫芦画瓢”到现在的“有板有眼”,似乎多了几分神韵和灵气。我们希望这台演出能让孩子得到一次新的锻炼。
我们相信在各级领导的关心与支持和市锡剧团的精心指导下,我校锡剧班教学一定能更好地与学校特色文化相融合,期盼百尺竿头更上一筹!
2012、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