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站内搜索
 



锡剧在江阴 > 小锡班活动 > 正文

长泾实小濮亚娟校长在推进会上的介绍
作者:本站  来源:本站整理  发布时间:2015/9/25 13:15:11  发布人:金麦穗

正确定位  明确使命  加强管理 提高质量
                ——长泾实小“三弦”小锡班工作汇报


尊敬各位领导,老师们:下午好!
  欢迎大家来到国家历史文化名镇——长泾,我们长泾有一条见证历史变迁的泾水河,有一条修旧如旧古色古香的石板老街,有一位江阴滩簧的奠基人——王文香,有一位家喻户晓的电影明星——上官云珠,在我们的校园中还有南朝梁武帝的儿子昭明太子督修的千年水利工程——梁武堰遗址……我们长泾镇是一个有着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古镇。
  我们长泾实验小学始建于1911年,2003年易地新建。目前学校占地92亩,有60个教学班,158名教职员工,2795名学生。作为一所百年老校,我们秉承“乐育英才”的教育传统,致力于“做服务梦想成真的教育,办承载美好记忆的学校”,为此,我们始终在思考和探索活动课程的校本化问题,努力为孩子们提供与众不同的活动课程,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多元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和无限的可能。
  “热爱学习、多元发展、快乐生活”是我们学校的培养目标,我们希望营造鲜活的教育场,创设生动、活泼、健康、快乐的学校生活,打造一所承载美好记忆,让师生心灵向往、终生难忘的精神家园。
  目前我们学校银河少年宫的社团活动、儿童法制文化教育、“非遗”文化进课堂、“给孩子们12个关键经历”等校本活动课程已经成为学校为孩子提供健全、优质教育的重要渠道,努力让长泾实小每个学生感受童年的美好和生命的多彩……
  我们努力挖掘地方文化资源,除了锡剧进校园,我们还把发禄袋、剪纸、蚕桑等传统手工引入校园,带进课堂,让同学们从小感受传统手工文化的魅力。今年6月4日,我校承办了无锡市小学劳技学科课堂教学展示研讨活动,学生各项手工制作的现场和作品布满了音体楼的四个楼层,“指尖上的智慧”口袋书,富有特色的校本课程开发引得众多媒体前来采访、报道。
  可以这样说,只要是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只要是孩子们喜欢的,符合我们学校办学目标的,我们长泾实小的老师们就会用心去做,而三弦小锡班是其中比较突出的一个社团。
  因为开现场推进会,梳理我们三弦小锡班的办班历程,在过去的2年里,我们收获了很多,有很多感触。2014年底,央视戏曲频道在江阴拍摄锡剧专题片的时候采访了我,我当时是这样说的:【播视频】
  从2010年南闸中心小学开办第一个小锡班至今,整整5年时间,江阴“小锡班”不仅坚持了下来,而且已经成为江阴文化、教育系统的一个锃亮品牌,既是可喜可贺,更是可敬可佩。
  作为一个参与者,我有三个感受特别深刻:
  第一个感受就是:领导重视有行动。小锡班的发展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教育局的高度重视,可以这样说,在江阴教育系统中还从来没有一个艺术社团能够得到系统外这样高的重视程度,这种自上而下的强大推力是小锡班美好前景的基础和重要保证。
  在此要向莅临演出现场、五次来校指导学校小锡班工作的黄主席致以衷心的感谢,黄主席对锡剧传承的重视不只是在文件里,不只是在口头上,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5次来长泾,黄主席每次都会给予我专业的指导,让我知道了选锡剧苗子重在天赋,重在嗓子;选好人员后重在关注,重在激发兴趣,让我明白校团合作、生源质量是办班成功的保证!所以各级领导的重视为小锡班的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第二个感受是:明确目标有方向。小锡班能有今天的成绩和影响离不开科学有效的管理机制,每年的艺术汇演、年度考核,尤其是“现场推进会”,对提升办班质量功不可没。2013年办班初,在我们对办班远景,苗子选拔,教学管理等各方面毫无头绪时,“现场推进会”为我们拨开了云雾,既有幸目睹了各校的精彩演出,明确了小锡班的办班方向;还亲耳聆听了兄弟学校毫无保留的经验介绍,学到了不少办班秘方。“现场推进会”让我们互通有无,取长补短,实现了水涨船高的共赢局面。
  我们看这三年的推进会主题“加强管理 确保质量”、“抓建设 重管理”、“确保培训生源数量”、“全面提高办班质量”、“教学质量达标年”,到今天的“人人会唱 个个会演”的主题,包括这次央视过把瘾《少儿戏曲欢乐季——唱响锡剧》节目中还有专业评委的点评、引导,我们可以明晰地看出黄主席、教育局、文广新局等小锡班组织者的远见卓识,我们江阴小锡班着力点在向文化、精神层面延伸,我们不是为了选拔几个戏曲苗子,我们是培养一批爱好锡剧的观众,培养一代有锡剧文化密码的传承者。
  第三个感受是:激励展示有平台。锡剧是大众艺术形式,它的生命力必须扎根于大众,一年一度的小锡班艺术展演既是对各校小锡班办班质量的一次检阅,也是相互学习,交流提高的一个平台;在此基础上举行精品节目展演,每校一个节目,既保证了节目的质量,更调动了各校的工作积极性;电视媒体的介入更是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特别是央视、上海电视台对小锡班的专题报道,不仅让全国人民知道了锡剧,知道了江阴在传承地方文化上的大手笔,更是通过借力造势为小锡班在江阴这块热土上的枝繁叶茂创造了沃土。可以说没有哪个社团会有如此多,如此高的展示平台。
  开班两年多来,我们一直把小锡班融合到学校的内涵发展中,融合进学校文化建设中,融合于学生的多元发展中,既丰富了校园生活,醇厚了学校文化底蕴,还拓宽了学校育人的途径和手段,实实在在地成为了学校一张亮丽的名片。
  这两天当我反复端详这张报纸,回看学员们2年来的变化,我想大家和我一样会有这样的感慨:这群孩子真幸运!他们可以从小得到戏曲艺术的熏陶,女孩们是美丽的,她们已逐渐懂得并学会如何向大家呈现自己最美丽的一面,2年的照片很直观地感受到这一点;男孩们是有精气神的,他们“站如松”的玉树临风气质,颇具阳刚之美;最让我们老师和家长满意的是学员们的意志品质在学唱戏中经受住了磨练,懂得了坚持的力量。孩子们岂止是在学戏,真的是在学做事、学做人!
  我们江阴小锡班的意义对孩子们来说,是他们通过持之以恒、永不言弃的专业训练和自身努力,更大限度地开发了潜能,不断地将“最好自己”的刻度提升。
  在收获成长、总结经验的同时我们也有过困惑,尤其是如何提升质量、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小锡班的可持续发展,我们也一直在思考探索。
  下面汇报下我们学校在小锡班管理上的一些实践以及今后的设想。
  我们办小锡班是为了培养学生艺术人文素养,每个学员不仅需要认真、执着的精神,也需要规范、专业的方法,达到“人人会唱个个会演”的目标,从而真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我们有了以下实践和设想:
  1. 正确定位,从传播走向传承。
  我们对小锡班的定位是——在传承优秀地方文化的基础上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在小锡班的办班过程中,我们始终把注意点放在扩大锡剧艺术的辐射面上,始终把着力点放在“传承”与“传播”的关系上。为此,学校布置了一条锡剧文化长廊,展示小锡班的一些教学活动照片,介绍一些基本的锡剧知识、唱腔流派以及经典剧目等;同时,每天都会在午休、散学时播放锡剧经典唱段,我们希望长小的学生能够从小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醇厚他们的精神底色。
  2014年,小锡班不仅参加了第三届艺术展演、第二届票友大赛、精品节目展演、央视的节目录制,我们还组织小锡班学员走进澄东护理院,在庆祝老人节暨“白金婚”庆典活动、重阳节庆祝活动中表演节目,为爷爷奶奶送上祝福!4月份学校举行了锡剧兴趣班专场汇报演出,为了扩大活动的影响力,2天演了3场,不仅让学校的每一个学生现场领略了锡剧的魅力,我们还邀请了家长代表、学校理事会代表、长泾镇党委政府主要领导来校观看演出。在汇报演出中,省锡的青年演员与孩子们同台献艺,联袂出演,江苏省锡剧团团长、喜剧王子周东亮先生也专程赶到学校登台献唱。9月10日,长泾镇庆祝第30个教师节“教育点亮梦想”文艺晚会在我校举行,小锡班和校舞蹈队的精彩表演受到了全镇人民的褒奖。9月16日,小锡班16名学员应邀前往常州市为陈鹰(著名锡剧表演艺术家倪同芳的关门弟子)锡剧演唱会助演。长泾实小小锡班不仅在长泾百姓的老一辈中掀起了一阵锡剧热,也让百姓中的中青代实实在在地过了一把锡剧瘾,更重要的是在孩子的心田种下了一颗锡剧的种子。
  这10次不同级别、规模的演出和比赛,孩子们得到了锻炼和发展,也让更多的人知道了小锡班,知道了江阴振兴锡剧之举,也让锡剧飞入了寻常百姓家。
  2. 正确引导,家校团合力办班。
  家长是需要引导的。2015年1月,我们组织了首届小锡班总结表彰会,邀请所有学员家长和学员一起出席。我们为所有学员设置了优秀学员和最佳学员两个奖项,用艺术展演的奖金给孩子购买了奖品;我们还为每个学员准备了年度成绩单,上面有学员年度荣誉、“老师的话”,“学员自评”,“家长寄语”等项目;我们还从一年的演出照片中为每个学员精心挑选了精美的剧照冲印出来,发给学员留作纪念。
  当家长们看到孩子登上了他们一辈子都不可能登上的大剧院,当她们看到自己的孩子出现在央视银屏时,他们是不会因为分数低了几分而阻止孩子学戏的,反而帮着学校到处宣传,赞誉也就不断了。
  年度总结表彰会既起到了对学员的激励作用,还让家长进一步加深对小锡班的了解。家长们参与了、感受了、支持也就更大了。现在我们外出参加演出,家长是我们最得力的义工。
  3.创新模式,改变提升增活力。
  锡剧的传承与振兴仅仅靠外力的推动是不够的,必须让锡剧融合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潮流中,我们尝试从内容、题材、表演形式上对锡剧进行创新,创作具有时代元素的短小的锡剧作品,来提升传统锡剧的融合力、生命力。刚才我们欣赏的锡剧小品《一块电板》,就是我们的一次尝试。我们学校的成建东老师二次参加了培训,我们会继续这样有意义的尝试。
  让孩子们有舞台展示,让家长有机会参与,让传统有继承创新,加上科学的管理,“人人会唱 个个会演”的目标就有了保障。
  为了达到这次推进会提出的“人人会唱 个个会演”的目标,我们长泾实小接下去会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学习借鉴成功经验。各兄弟学校的办班经验概括来就是:推荐海选面试,选定对象;精选辅助老师,保证质量;引导家长支持,形成合力;定期评价展示,促进提高;创设多种舞台,树立信心。
  第二,再次明确办学使命。我们江阴推广小锡班的意义,我们都很明白:传播戏曲文化、培养锡剧观众是小锡班接下去更重要的使命。我们学校的张老师和单老师两位辅导老师就有这样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所以目前我们小锡班有学员61人,其中男生25人,女生36人;高年级6人,中年级28人,低年级27人。
  我们长泾实小的老师们同样需要这样的责任感,需要我们每一个教育者有正确的人才观和质量观,而观念应该是在一次次活动中,在一次次参与中慢慢转变的。当我们都有了这样的教育责任感后,“人人会唱 个个会演”也就不是难以达到的目标,因为美好的东西常常会结伴而来。
  第三,提高学生综合素养。“戏剧小舞台,人生大世界”,确实如此,学习戏曲,对于孩子们认识社会、培养情商有着很大的帮助:通过扮演人物,学会洞察人们的内心世界;通过琢磨剧情,学会观察社会并加深对人物关系的认识;通过与伙伴们的合作,加强团队协作意识的培养。对于孩子们而言,学习戏曲和单一的学习乐器肯定收获更大,戏曲至少是音乐、舞蹈、文学,还有美术、健身的综合训练,可以提升学员的综合素养。两年来,孩子们学的表现手法、表演技巧要求也越来越高,难免有学生会出现畏难情绪,甚至会有焦虑、害怕的反应。在此过程中,辅导老师要悉心辅导,班主任要关心沟通,家长要爱心鼓励,就会消除学生的不良情绪,且可以习得一些意志品质、行为规范、基本素养,又可以训出一副好身体,对孩子们的综合素养提升应该是受益匪浅的。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我们长泾实小的每一位老师会继续用心做事,我们坚信,只要我们坚持,今天,孩子们活跃在学校这个小舞台;明天,他们将在社会大舞台演绎更精美的华彩乐章。
  “做服务梦想成真的教育,办承载美好记忆的学校”。我们怀揣着美好的教育梦想,和孩子们一起走在保护锡剧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道路上。


上一篇:市教育局在长泾实验小学组织召开江阴市小锡班“人人会唱个个会演”现场推进会
下一篇:省锡剧团张翠华老师在推进会上的发言

地址:江阴市益健路32号-1(二楼)芙蓉桥北桥堍 电话:0510-86838999 邮编:214431
Copyright © 2012 jyxij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3001980号